使用元认知策略对二语写作用词得体性影响研究Effects of Using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on Word Choice Appropriacy in L2 English Writing文献综述

 2023-03-08 14:19:55

二语英语写作作为二语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一直深受重视,英语写作自从1987年便已经被纳入大学英语考试中,二语英语写作能力便一直是二语英语学习者关注的重点之一,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写作且贯穿写作整个过程的写作策略则多被二语英语学习者忽视,作为一个典型的学习策略理论,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概念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 于20 世纪70 年代在元记忆的基础上提出,1987 年OMalley 和Chamot在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中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三大类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情感策略。

元认知是指认知主体对自己认知过程、认知结果及相关活动的知识。

元认知既包括对当前正在进行的认知过程和自我认知能力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 也包括对这些过程的积极监控和调节。

而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y)是元认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在元认知理论指导下采取的学习策略,它是成功地计划、监控和评估学习活动的必要条件,对改善学习效果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

元认知理论自提出以来,诸多学者对元认知策略对二语(英语)学习能力以及能力的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产生了诸多显著的成果,具体到二语英语写作的能力以及效果上,国外的主要研究成果有: Devine、Railey和Boshof在里以各十名母语初级写作者和二语写作者做为研究对象以调查元认知策略对母语以及二语写作的影响,得出了元认策略与写作成绩之间有一定联系的理论,Kasper(1997)选取 120 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写作水平的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元认知策略与英语写作成绩之间有显著联系, 高水平学习者的元认知水平高于中级水平学习者,二者在策略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Graham(1997)认为元认知策略在提高学习成绩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Vict ori(1999)的个案研究,结果显示写作者元认知知识上的差异会引起写作水平的差异。

在我国对于元认知策略的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利用元认知策略对二语英语习得者的英语写作能力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研究结果众多, 在研究早期,文秋芳于1996《英语学习策略论》中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和观念的理论研究,包含了对元认知知识和策略的理论探讨;1998年,刘培华、周榕发表的有关元认知与外语学习关系的文章《元认知与外语学》进一步引进和阐述了元认知理论。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为结合理论与实践,多名学者开始对元认知策略对于英语写作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路线可分为两大类: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马广惠, 文秋芳1999;王立非2002)和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研究(王初明等2000;吴锦, 张在新2000),于前者,吴红云、刘润清的《二语写作元认知理论构成的因子分析》和《写作元认知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对国内对大学生英语写作元认知构成要素进行的研究表明,元认知由元认知策,略和元认知评估构成,以及随后对308名正在准备或已经完成大学英语四级的学习者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 类元认知策略对学习者的作文成绩有影响,按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词汇选择策略,结构、内容和语言并重策略,练习策略及积极体验,借助外力的修改策略。

除此以外,纪康丽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知识》2005(2)中根据元认知知识的理论,对36 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了写作策略培训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培训写作策略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由此可见,作为二语习得领域学习者积极采用的学习策略和调控手段,元认知策略研究能帮助二语学习者有效的监控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进程,将主观的学习过程用策略转变成客观行为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