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 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欧﹒亨利【O.Henry,1862-1910】,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是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出身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医师家庭。
他的一生富于传奇性,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当银行出纳员时,因银行短缺了一笔现金,为避免审讯,离家流亡中美的洪都拉斯。后因回家探视病危的妻子被捕入狱,并在监狱医务室任药剂师。他在银行工作时,曾有过写作的经历,担任监狱医务室的药剂师后开始认真写作。1901年提前获释后,迁居纽约,专门从事写作。
欧亨利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故事的结局总使人感到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警察与赞美诗》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幽默风趣、讽刺辛辣、构思奇特、情节曲折多变,是这篇小说的艺术特色。作者成功地使用了幽默讽刺的手法如:人物角色的塑造,思维错位法,语言的巧妙选用产生的幽默以及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安排产生的幽默等展示了下层人民无以为生的悲惨命运,进而揭露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美国社会的黑暗现实。
《警察与赞美诗》是一部既好笑又可悲的故事。苏比,一个饥寒交迫的流浪汉,因为想去监狱过冬,便屡次以身试法:吃饭不给钱,扰乱社会治安,当着警察的面调戏妇女结果却屡试屡败。当苏比无奈地踱步到一座古朴教堂前时,赞美诗演奏的甜美乐声使他陶醉。他的灵魂突然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一种强烈的﹑突起的冲动推动着他与厄运抗争。明天,他将去繁忙的市区找一份工作,他要在这个世界混出个人样。他会正当苏比的内心重新充满希望和动力时,却偏偏被警察送进了监狱。作者用了一种轻松幽默的笔调描写了苏比这个流浪汉为达到自己可笑的目的而作出的可笑的尝试,令人觉得不可思议、更为可笑的是警察先生们对这些违法的举动并没有予以惩罚反而显示出了一种'宽容'。当苏比放弃了自己原先的想法时,'宽容'的警察却逮捕了什么也没干的他,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由此,可笑变成了可怜、可气、可悲、可叹。故事一方面讽刺了美国司法制度的黑暗,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命运无情捉弄人的悲观情绪。
透视整部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作者运用了多种的艺术手段来达到所要的幽默效果,因此我们可以将小说中的幽默用法进行分类,去探讨作者想要达到的特定讽刺效果。在过去也有一些学者专门研究过本篇小说的艺术手法,还有许多详实,丰富的评论也已出版,但是这些大都只是就某一个或两个方面做得研究,其他的也多集中在对小说现实意义的层面,因此本论文旨在对小说中的幽默用法做一个比较全面,细致地归纳与总结。
2.论文大纲
一、简介
(一)作者简介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毛姆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和《刀锋》中的救赎精神Salvation Spirit in Maugham’s The Moon and Sixpence and The Razor’s Edge文献综述
- 法国电影《触不可及》哲理内涵探究文献综述
- 《箭与歌》的中文译本研究Study o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Arrow and the Song”文献综述
- 丘吉尔演说中的危机化解修辞研究文献综述
- 信息时代日常交际的“礼貌原则”分析An Analysis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Daily Communic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文献综述
- 从面子理论视角分析美剧《初来乍到》中的会话冲突文献综述
- 我国对外新闻话语翻译的叙事建构 —— 以2017年钓鱼岛相关新闻为例文献综述
- A Study of Conceptual Metaphor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Translation-Exemplified with Xu Yuangchong’s Version of 300 Tang Poems 概念隐喻理论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应用研究-以许渊冲《唐诗三百首》译本为例文献综述
-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Political Term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中国特色政治术语的英译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 使用元认知策略对二语写作用词得体性影响研究Effects of Using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on Word Choice Appropriacy in L2 English Writing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