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ociolinguistic Study of Two Kinds of Code-Switching in Hong Ko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der文献综述

 2023-01-17 22:25:23

1. 研究的目标及意义对于语码转换,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

在社会语言学中,有学者主张将两种语码夹杂的语言现象进一步区分为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和语码混合,主张该区分方法的学者认为,前者指句际间的转换,后者则指句内的转换。

但有学者指出,这两种转换的分界并不明显,加之语码混合带有一定的贬义,所以倾向于用语码转换的统一称谓来描述句际和句内的语码转换。

在此论文中,对语码转换的定义将基于Myers-Scotton的观点: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语言变体的行为。

转换不拘数量,可以仅仅是一个词或几分钟的谈话;转换的语码,可以是没有谱系关系的另一种语言或同一种语言的两种变体。

尽管语码转换的定义尚未统一,但大多数学者都认同:语码转换是文化接触和语言接触的结果。

因此,一些文化交流频繁的地区(如:有殖民历史、移民较多、经济交流频繁等),也自然成为了语码转换的首要研究对象,这其中,便包括中国的香港地区。

香港因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经济等原因,长期使用被称作两文三语的语文政策,即中文、英文为法定语文,同时在书面上使用中文白话文和英文,口语上使用广州话、普通话和英语。

在当今的香港社会中,英语与粤语的语码转换已十分普遍,且转换类型趋于成熟。

而粤语与普通话的语码转换,则主要出现于香港回归之后。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