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林诺夫斯基语境理论的汉英网络语言对比研究文献综述

 2024-06-20 19:33:14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变体迅速兴起,并对传统语言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语和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两种语言,其网络语言在形式、功能和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差异。

本文以马林诺夫斯基语境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比分析汉英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和语用特征,探讨两种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差异表现及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因素。

研究发现,汉英网络语言在语境依赖性、情感表达、幽默构建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源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网络技术发展的影响。

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汉英网络语言差异的理解,促进跨文化交际,并为外语教学和网络语言规范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语言;语境理论;马林诺夫斯基;汉英对比;跨文化交际

一、相关概念界定

#1.1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指在网络环境下,由网民创造和使用的一种特殊语言变体。

它具有开放性、动态性、交互性、娱乐性等特点,主要包括网络词汇、网络语法和网络语用三个层面。

网络词汇是指在网络交际中产生的新词、新义或新用法,例如“点赞”、“网红”、“秒杀”等;网络语法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出现的特殊语法规则或语法现象,例如省略、倒装、符号化等;网络语用是指网络语言在实际交际中的使用方式和语用功能,例如表达情感、构建幽默、维护群体认同等。


#1.2语境理论
语境理论是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强调语言的意义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所处的语境密切相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