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时期奴化教育研究——以江苏地区为例文献综述

 2023-11-28 14:42:53

文献综述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学术界对日本在华的奴化教育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90年代中期以前,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分析简单,缺乏系统性,研究结果也较少。由于资料的限制,这些研究集中于东北地区和台湾地区。其中东北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武强主编的《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它是一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罪行史,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斗争史,它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过程。辽宁省档案馆编的《“九一八”事变档案史料精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该书的时间界限上迄1927年,下迄1933年,共录入关于“九·一八”事件的档案文件578份。同是辽宁省档案馆编的《“九一八”事变前后的日本与中国东北——满铁秘档选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以日本“满蒙政策”的执行机关——满铁(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为基础,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对日本的侵略活动进行揭露,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真凭实据。专著有王野平的《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该书介绍了日本侵略者在“国家教育要由国家管”的思想指导下,如何利用教育这个工具为其法西斯侵略战争服务,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犯下的罪行。武强的《日本侵华时期殖民教育政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卢鸿德等著的《日本侵略东北教育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齐红深的《东北沦陷时期教育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等等。台湾地区代表性的研究有汪知亭的《台湾教育史料新编》(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该书分为5册,它深刻地揭露了日本占据台湾时期,对台湾进行教育的罪恶目的和皇民化性质,同时也从方法与制度上分析了日据教育对台湾近代教育发展所起的作用。王晓波的《台湾的殖民地伤痕》(台北:帕米尔书店,1985年)、徐南号主编的《台湾教育史》(台北:师大书苑,2002年)和李园会的《日据时期台湾师范教育制度》(台湾:南天书局,1997年)等等。这些研究都有充分的史料作为支撑,为我们后续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奴化教育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学术研究得到了加强。在这一时期,东北地区仍是研究的重点。除此之外,对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地区的奴化教育研究也相继出现。如谢冰松的《抗战时期河南沦陷区的奴化教育》(《史学月刊》,1999年第5期)、时贇的《日本侵华期间对河北省的奴化教育》(河北大学学报,2005年06期)、李萍的《日据大连时期的奴化教育实质》(辽宁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2年04期)、吴洪成、张华的《日本侵华时期沦陷区奴化教育形态研究》(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谢影的《日伪在华北沦陷区学校之奴化教育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08期)、周竞风的《汪伪统治时期以奴化教育为目的的青少年活动》(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9期)、杨天敬的《沦陷时期日伪对武汉民众的奴化教育》(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11期)等等。这些研究对日本侵略者在各处实行的教育方针政策,奴化教育的实施过程和影响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

但是,总的来说,学术界对华东地区的奴化教育研究相对较少,对于江苏地区奴化教育的研究则更少,目前有涉及到江苏地区奴化教育研究的专著有:张玉成的《汪伪时期日伪奴化教育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曹必宏、夏军、沈岚的《汪伪统治区奴化教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2月)以及曹必宏主编的《日本侵华殖民教育史料(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等,其他的论文如施京京、刘璐的《汪伪统治期间南京中小学教育》(教育教学,2015年)、邱从强、张炳伟的《试论抗战期间日本在华东沦陷区的奴化教育——以伪中央大学为个案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9月第3卷第3期)、曹必宏的《汪伪奴化教育政策述论》(民国档案,2005年)、夏军的《日伪统治下的日语教育》(民国档案,2005年第2期)、吕敏的《日伪统治期间的南京市日语教育》(钟山风雨,2008年第4期)、马红霞、孙燕的《镇江人民抗日文化教育活动评述》(江苏大学学报,2006年3月第8 卷第2期)等等。这些研究基本都是以个别案例为着手点,且研究南京市的较多,而对江苏地区综合起来研究的几乎没有,这也为我的研究提供了空间,同时使得江苏地区的奴化教育研究显得更有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日本侵略者对我国实施的奴化教育是伴随着军事占领、政治奴役和经济掠夺而产生和进行的,奴化教育不仅是其侵略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比军事占领、政治奴役和经济掠夺更隐蔽,也更具欺骗性。日本侵略者对我国奴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泯灭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国家观念和抗战思想,以便培养出服从于日本侵略和殖民统治的顺民,并最终以他们的军国主义文化取代我们的中华文化,使中国永远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直到今天,日本也没有正视他们的行为,他们甚至歪曲历史和美化殖民统治的言论。因此,通过对日本在江苏地区的奴化教育的研究,揭露日本实施思想文化侵略的罪行,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日本侵略者的险恶用心和丑恶嘴脸,同时,我们也可以总结历史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提供历史借鉴;另一方面,通过正确认识历史,使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能更好地发展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这是中日两国人民,同时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参考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