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新课改理念打破了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指导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建构。还提出了避免只强调知识与技能,要围绕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教学。从情境教学过程来看,能够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情境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练”为手段,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的情境教育操作模式。由此可见,教师以实物展示情境,以图片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以此创建的青海高原悲壮凄凉的情境,将柳树的神奇凸现出来,进而让学生感受柳树那顽强的生命力。怎样通过师生共创的“优化情境”,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教学过程设计,让儿童的身心得到释放,并努力达到以情激趣,以情启智,以情育人的效果,体现新课程的改革理念,需要从教学设计层面进行实践研究。
(二)当前我国相关研究内容分析
笔者在中国知网中输入“青海高原一株柳”为篇名进行精确查询,共搜索到文章34篇;输入“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为篇名进行精确查询,则只有2篇。
笔者发现对于“青海高原一株柳”写景抒情散文的情境教学设计,主要从教学设计、“青海高原一株柳”写景抒情散文以及情境教学这几个方面来看。从笔者统计来看,将分为以下几点:
1.关于国内对教学设计的研究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基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学设计慢慢出现。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才初步探索和研究有关教学设计的问题。自80 年代中期引入中国以来,教学设计由乌美娜引入国内,一直是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在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在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领域范畴中,教学设计被认为是“教育技术对整个教育科学领域具有最大理论贡献的”一个范畴,在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作为教育技术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教学设计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心环节。自1962年格拉泽提出教学设计的概念至今,教学设计已经历半个世纪的发展。教学设计亦被称为教学系统设计,它把课程设置计划、课程大纲、单元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媒体教学材料等看成是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并把教学系统作为它的研究对象。 随着教学设计理论及方法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如今教学设计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广泛应用到学校教学、企业培训等领域。
因此,教学设计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在教与学的实践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何克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具体的概括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这种模型以社会和教育系统为背景,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来分析学习者的特征、设计教学系统结构、设计知识结构和设计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它改变了以往的以“教”为中心的观念,强调要把学习者放在中心位置。只有学习者对认知活动过程进科学的教学设计,使其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水平,才能便于学习者更好的有效展开认知活动,促进学习者认知能力与水平的提高。
2.关于“青海高原一株柳”写景抒情散文的研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对外汉语教学中江苏艺术文化教学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 日本語の促音と広東語の入声の比較文献综述
- switchの革新から見る任天堂の経営戦略文献综述
- 浅析“以人为本”的新媒介传播––以网易云音乐为例文献综述
- 唐诗中的惊鸟意象研究文献综述
- 巴金与矛盾的俄苏文学译介对比文献综述
- 穆旦诗歌意象隐喻研究文献综述
- 浅析日本员工对企业认同感的现状及变迁;日本人の企業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現状と変遷に対する分析文献综述
- 日本动漫产业国际化对中国的启示;日本のアニメ産業の国際化から見た中国への啓示文献综述
- 毛姆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和《刀锋》中的救赎精神Salvation Spirit in Maugham’s The Moon and Sixpence and The Razor’s Edge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