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城乡规划六校联合毕业设计”是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于2013年发起,由天津大学、东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和清华大学(以首字笔画数排序)六所全国顶尖的城乡规划院校共同参与的校际联合本科毕业设计活动。是始终坚持直面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和重大关切,始终坚持兼顾专业技能、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始终坚持研究真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也因此成为了青年学子们深入问题、激发思考、交流创意、凝聚思想的重要平台。
聚焦于场地选题,这片城市设计场地处于南京市的北部滨江边缘地区,同时又是山水交汇、交通流通的特殊地带,场地周边具有众多生产、生活、生态要素。场地情形较为复杂,而在这么复杂的场地条件下,如何进行恰当的梳理和设计营造较好的城市环境是至关重要并且考验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内容。
同时,面对尚未结束的疫情,我们无法置身事外,对正在发生的历史无动于衷。面对城市韧性、基础设施、社会治理、人口流动、公共卫生、智慧城市等问题,学生应该做出主动回应。
二、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1、如何应对疫情,做出回应规划回应?
回顾城市规划发展的漫长历史,重大疫情或公共事件往往成为推动城市规划理念、方法和技术不断进步的契机。而在我们的场地中,应该如何切实落实平疫结合的空间策略,如何把握防疫和城市日常发展的“度”,如何重新回归公共安全作为规划的初衷,营造安全健康的城市空间,无论是模型构建还是社区治理,都需要结合场地的实际需求,一步步进行推敲。
2、如何发扬周边场地所在边缘位置的山水文化资源?
栖霞山不仅在生态层面对南京市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历史上也是众多文人频繁关顾之所,在今天的城市设计中,要恰当发挥这种自古以来场地自身就带有的独特气质,避免千城一面的问题,在未来发展中联动周边文化资源,是基地走向品质提升的关键。
3、产业发展问题如何应对?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