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摘要: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外培训负担的意见》[1](以下简称双减政策),积极回应了关于减负这个学校教育改革一直强调却一直未能完全落实的重大议题,重拳出击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更为高质量的学生[2]。
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在该政策影响下校外培训机构逐渐撤出市场,其所处的商业广场的空间活力下降,置换出来的这一部分场地植入新的体育功能,体育活动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大有裨益,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一方面一定程度满足社家校联动下学生课余活动去处,强健学生体魄,培养体育爱好,响应上层政策,另外一方面给居住区商业广场注入新的元素,激活场地活力血脉。
本次设计拟以南京市江宁区的UCT优尚天地商业广场为研究对象,探索一种双减政策下植入体育功能复兴居住区商业广场活力的模式探索。
关键词:双减政策体育功能公共空间1 研究目的及意义1.1研究目的 公共体育空间是承载居民日常体育活动行为的重要空间载体和物质基础,是如何进行公共体育空间规划布局和设施配置是场地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居民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因素[4]。
出台双减政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这个关系国家未来的事业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包括中小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素质等方面的问题[5]。
教育部2021教育金秋系列新闻发布会报告的数据显示,67% 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6]。
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2019年全国6-22 岁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仅为23.8%[7]。
在双减政策指导下,居住区商业广场的空间萧条在理论上通过植入体育功能注入场地活力,实现空间置换因学生减负而来,而服务不止于学生课后活动乃至社会大众体育健身需求,同时,通过场地的设计进一步改变由于双减政策带来的居住区商业广场场地活力衰退的局面。
1.2研究意义 本设计研究通过对居住区商业广场活力现状调研研究,对各种影响和制约因素特别是双减政策的影响具体分析,对如何利用商业广场空间开展体育活动的模式探索,进行相关设计规划,提出相关的发展策略,对于响应国家政策和复兴居住区商业广场活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