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临终关怀机构照护者专业服务水平研究——以南京市A老年心灵呵护中心为个案文献综述

 2022-11-30 15:24:21

文 献 综 述

一、引言

“临终关怀护理”是指临终关怀专业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全面护理,包括医疗,护理,心理和社会方面。其目的是减少垂死病人的痛苦,提高服务对象的舒适度,改善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并在服务对象生命结束时维持其尊严。同时,为垂死者的家庭成员提供社会,心理和精神支持,是一项具有高度价值和道德意义的服务活动。它是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涉及许多学科,比如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护理学,伦理学,而老年人的临终关怀指的就是对老年患者的临终关怀服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临终关怀事业在过去的20年里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这与中国的特殊国情有着很大的关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速了: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数从1990年的6299万增加到2000年的8811万,总人口比例从5.57%上升到6.96%,性别之间死亡的差异使得女性老年人成为绝大多数老年人。据估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快速增长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与生育率和出生率下降以及死亡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密切相关。目前,中国的生育率已经低于更替水平,人口预期寿命和死亡率也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随着20世纪中叶出生高峰的人口逐渐进入老年,可以预见21世纪初将成为中国人口老龄化增长最快的时期。以上数据表明,中国的老年人是一个迫切需要临终关怀服务的庞大群体。

二、正文

在西方国家,临终关怀团体通常由医生,注册护士,社会工作者,宗教顾问,看护人和药剂师组成。美国临终关怀护理已经形成了一个主要基于家庭服务的行业。临终关怀组织将首先帮助患者家属添加必要的医疗设备,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和方便。接近生命的尽头,随着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增加,专业人员将敦促家人继续陪伴患者以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当患者最终离开时,死者家属往往会无法忍受丧亲之痛。相较之下,中国目前还未建立起一套规范有效的临终关怀管理制度和行业标准,仍处于服务机构少,低质量的服务和护理以及管理的不规范、服务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临终关怀需求。近年来,虽然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些专门的临终关怀病房和临终关怀机构,但对比国外还是少之又少,大多数患者都还是在医院的病房中或在家里走向生命的终点。

有关报告发现,中国临终关怀的基本环境、照护质量这两项指标在40个被调查的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中排名分别为40和35,都处于倒数行列。根据一项对城市临终关怀情况的调查,除了北京上海之外的其他城市中,临终关怀护理人员中具有大中专以上教育程度的只占 10% 左右,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的学历更低,他们对临终关怀的理念了解不足,专业护理水平也有待加强【1】

从国外先进的临终关怀服务的历史来看,临终关怀不能仅仅基于简单的医疗保健。临终关怀是一项全面的服务,专注于患者的身体,心理,心理,社会和精神方面,它是一种新型服务模式,需要从业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事临终关怀服务的照护者需要高技能的操作水平,广泛的医学和人文知识,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死亡观。护理人员对生命临终关怀的主观态度与他们对临终关怀知识的掌握密切相关。同时,年龄,职称和经验等因素也会影响他们对临终关怀的专业态度。综合我国目前关于“临终关怀照护者的专业服务水平”的相关研究,许多照护者都有着积极的态度和行为,但临终关怀知识水平较低,缺乏实施临终关怀的技巧和方法,而这会影响临终关怀的实施和养老机构临终老人的生活质量,不利于我国养老事业和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2】

三、总结

临终关怀照护者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应该是通过医学教育来实现的,然而临终关怀仍然是目前中国不断在开拓的一个新领域。目前,中国的临终关怀培训机制还很不规范,培训内容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合理的培训体系,如专门的师资、课程设置和教学培训计划,这导致了照护人员很难接受到全面、专业、规范的临终关怀培训【3】。一些临终关怀机构虽然会定期举办临终关怀培训班或派人员出国访问或进修,获取先进的临终关怀知识和理念, 但这并不能掩盖全国临终关怀落后的局面【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