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背景介绍
植物体内的养分运输离不开水作为其溶剂,植物从土壤中不断的吸收水分,以保持体内正常含水量和营养物质的输送。植物茎流是指植物在蒸腾作用下体内产生的上升液流,它可以反映植物的生理状态信息。土壤中的液态水进入植物的根系后, 通过茎秆的输导向上运送到达冠层,再由气孔蒸腾转化为气态水扩散到大气中去,在这一过程中,茎秆中的液体一直处于流动状态。
植物蒸腾量的测定是量化树木耗水和需水的基础,也是精细农业研宄的一个重要方向。学者们提出不同类型茎流计测定液流速率的方法和原理,主要有热脉冲速率法(HPV)、茎干热平衡法(SHB)、热扩散法(TDP)及激光热脉冲法(LHPG)。其中茎干热平衡法(SHB)测量植物茎流的方法不仅理论较成熟,而且测量对象广泛。
由于国内还尚缺少生产植物茎流检测仪器的厂商,研究人员在对植物的茎流进行检测的时候,都需要从国外进口昂贵的仪器或设备来进行测量,用以统计植物的耗水情况,并且这种设备不适宜于复杂通道的液流测量。针对这种情况,决定在热平衡测量理论基础上,结合已有的茎流计设计原理,设计一种适用于复杂通道的液流测量装置,以此估算植物生理活动的耗水量。
二、国内外研究的状况
1、SHB茎流计的发展
上世纪70年代,一些学者在利用热脉冲测定植株水流通量的研究上取得了新的进展,提出了茎热平衡法,并于1981年至1987年被Baker,Van Babel和Skuratani等人通过田间试验证实其可行性。
Dynamax公司利用这一理论于1988年开发出了具有独特结构的茎流测定探头及配套设备,使茎流计批量商业化,才使这项技术真正在许多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2011年到2013年,昆明理工大学田清远根据Skuratani的茎热平衡及其理论基础简化了测量方法,设计了一套简单,方便,实用的茎流检测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了自检和仿真实验分析,对检测实验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了本检测系统的经验公式,并对经验公式进行了预测实验,得出了误差比,最后对预测实验做了总结分析。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