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课题背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社交APP凸显了其强大的作用与能力。人们也不满足于仅仅利用这类软件聊天,所以依靠移动设备进行跨时空跨地域的智能化学习和工作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和追捧,这种学习和工作方式很好地利用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极大提高了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并节约了时间成本,同时也节约了大量资源。为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充分认识并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有效地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实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精细化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3]。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微信,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由张小龙所带领的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产品团队打造。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以及其他社交功能等[4]。 2012年8月23日,微信工作平台正式上线,这意味着微信不再只是一个聊天工具,而在缔造一个生态系统[5],简单来说,微信公众平台就是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微信公众平台分订阅号和服务号、企业号三类平台,利用公众账号平台进行自媒体活动,简单来说就是进行一对多的媒体性行为活动,如商家通过申请公众微信服务号通过平台二次开发接入微信会员云营销系统实现展示商家微官网、微社区、微会员、微推送、微支付、微活动,微报名,微分享、微名片等,还可以实现部分轻应用功能,目前已经在群众中广泛使用[6]。 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广泛使用,国内已经逐渐兴起了对微信公众平台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但他们都只是针对微信公众号在教学管理中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得出了比较可行的结论,例如较典型的是苏双琴[7]在“基于微信的教学管理平台的构建”中介绍了使用微信公众号建设教学管理平合的思路和方法,包括微信公众平台的利用与开发、教学环境的建设思路和实际应用等;还有安波、闫政[8]在“浅析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学及学生管理中的应用”中从学校教学和学生管理的特点入手,阐述了微信及其公众平台在学生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以及董磊[9]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学生工作平台设计与应用研究”中阐述了微信公众平台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还有吕海燕[10]研究了微信在移动教育中的应用等。但目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教学管理平台的应用还少之又少,因此,研究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高校教育系统研究现状 目前的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大部分都是只有基于PC端访问的网页版,很少有基于移动终端的管理系统出现,还有部分系统只存在于本校的局域网内。所以学生和教职工在校外使用起来十分不便,而且大部分高校教学管理的整个系统的设计、功能方面都是固定化,产品之间除了界面设计外没有其他差异性的存在,但是对于在校学生和教职工而言,对教学管理系统的依赖性十分明显[11][12]。 2.1、传统教学管理平台的局限之处 传统的教学管理平台具有很大局限性,原因如下:①只能在校内使用或者基于PC的Web端进行校外访问,而其他例如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访问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即在移动终端上仍然显示的是PC的界面,很不好操作),用户体验较差。②各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彼此独立,基本都是满足自己校内教学管理的业务需求,不具有通用性。③没有给用户提供统一的基于移动终端对外访问入口,对于想随时随地利用智能终端进行碎片化学习和工作的师生用户使用时很不方便。对现在的快节奏生活方式而言我们不愿意花大把时间在一件事上,所以在两件事之间的空余的碎片时间利用起来是符合时代的[12]。 2.2、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教学系统的有利之处 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教学平台的好处如下:①信息传播及时,使用者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快捷迅速的传播自己的内容,并且进行同步的在线交流。②信息推送更加精准,因为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都是关心平台内容,或是平台内容与自己紧密相关的人,所以在信息投放上更加精准。③传播内容多元化,微信可以通过动态的语音、视频、静态的文字和图片等形式进行交流。④传播模式的多样化,微信公众平台通过用户管理,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模式。⑤不仅方便学生,也会方便教师[13]。 2.3、现阶段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系统的基本功能架构 根据对以上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得出现阶段基于微信工作平台的教学系统基本角色有两个:学生和教师并为每个角色设计功能模块[11]。 教师端的主要功能包括两大类:安全控制和业务功能。安全控制主要包括教师注册账号、教师账号登录,业务功能包括班级管理、作业设计、学习指导、互动课堂、成绩单和学习资源下载。学生端的主要功能也是两大类:安全控制和业务功能。安全控制主要包括教师注册账号、教师账号登录,业务功能包括班级管理、作业设计、自主学习、互动课堂、成绩单和学习资源下载[13]。 除了以上核心功能外,教师端和学生端还包括文件管理、个人信息维护等功能。 三、相关技术及工具 针对以上的分析,本课题系统拟采用spring boot框架,阿里云服务器及微信后台接口共同开发。 spring boot框架具有如下优点:①简单的库依赖管理,基于Maven配置文件,即 可实现相关依赖库的配置 ②自动配置,框架自动负责了大部分常规的配 置,开发者无需手工配置③内嵌支持Web服务,易于发布为单独web服务[14][15][16]。 云服务器的应用场景也很广泛,既可以作为简单的 Web 服务器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阿里云产品(如 OSS、CDN 等)搭配提供强大的多媒体解决方案,例如:企业官网、简单的 Web 应用多媒体、大流量的app或网站数据库,访问量波动大的app或网站。所以云服务器伸缩性良好,适用于本系统的开发。 微信公众平台也鼓励用户进行开发,微信公众平台为使用者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及扩展接口,如消息群发、用户管理等。公众平台的开发模式接口,为二次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通过这些接口,可以实现更为复杂的消息内容,如信息查询、语音信息、图片信息和视频信息等。 四、结束语 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接口进行开发实现基于移动终端进行随时随地访问的高校教务管理平台,可以提高教师、学生和教务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学习和管理效率,可以充分利用大量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和工作的目标,并且节约了大量时间和资源。 参考文献
|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
一、所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主要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实现教师学生登录、班级管理、教学资料上传、在线作业及批改、成绩统计等功能。进一步地,考虑实现在线发布教学资料以及公众学习资料的功能。 二、拟采用的手段 课题研发主要由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系统部署与实施五个阶段组成。 本系统开发与运行时涉及到的工具如下:idea集成环境和Java开发语言,阿里云服务器,spring boot框架设计并开发,mysql关系型数据库。 系统需求和基本设计框架(由基本用例图和功能模块图表示):
系统运行案例:教师端登录教学系统,进入教师界面,点击上传作业的按钮,将设计好的作业上传到后台,然后在此教师班上的学生(提前会绑定教师)将收到一条推送提醒其完成作业并按时提交,学生完成后,登陆系统的学生界面并点击上传作业,上传成功之后,教师端即在作业功能栏查看并批改,批改结束后,系统记录成绩,并发放到平台上,学生端即可查看成绩及相应错题,系统也能够对成绩进行统计,教师端可以查看具体统计结果,如班级第一名,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名单,班级平均分,题目的出错率等等。 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管理系统,利用综上基本工具,分析需求,画出基本设计框架之后,具体来说实现可分为以下四步: 1、微信客户端后台设置(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 首先对整个课题进行需求分析,设计出需要设立的功能模块和相应的数据流向,采用微信服务号后台的管理界面,根据前面的需求分析和数据流图,设置好相应的功能模块,这样就做出了大致的框架结构,以便于对这些框架进行开发。 2、使用idea软件用Java语言开发(详细设计,编码和测试) 进行详细设计与编码,使用和创建idea软件的maven项目,严格遵守Java语言开发时的各个原则,循序渐进,从一个模块到多模块联动,进行开发实现具体的功能并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3、阿里云服务器部署 课题要求开发的微信高校教育系统,需要在远端布置一个服务器,所以决定使用阿里云服务器的ECS实例,因为使用自己PC搭建服务器有时会因为硬件的制约产生负面影响,但是使用阿里云服务器ECS实例可以随时扩容磁盘、增加带宽。如果不再需要云服务器,也能随时释放资源,节省费用。 4、系统整合并运行 待以上所有的步骤都完成后,全部整合成一个系统,调试至成功运行,最后与需求一一对应。 三、课题整体(或软硬件系统)解决方案及其研究思路 1、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进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教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基于实际用户需求等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设计好各个模块的功能。理解并掌握软件工程管理原理与项目成本控制方法,从工程实用化思路进行系统设计。 2、微信开发的高校教育系统有助于提高基于此系统工作的教师和学生的工作效率,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微信)的作用变的巨大,对社会,对教育环境都有深远的影响。但是仍需正确认识,不能因为重视基于网络的教学系统而忽视面对面,传统的教育方式,这两者应该相辅相成,齐头并进,可持续的进行发展。 3、与使用微信开发教学系统的技术人员等人针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教学管理系统设计遇到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撰写阶段性研发报告和设计文稿,清晰地表达需求分析结论并正确回应用户指令。 4、定期沟通,不断完善模型和优化算法,提高系统的实用性 将对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按照任务书时间节点按时完成、定期与指导老师沟通,遵守学术规范、并考虑该课题在实际中的应用需求,提高各个功能模块的联动性以及算法的有效性,为该问题设计一个实用的解决方案。 |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