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背景意义:
传统的软件体系结构是C/S模式,其特点是需要预先在客户端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此外,由于大部分的工作都要求在客户端处理完以后再传送给服务器,因此对客户端的性能有较高要求,在实时交互场合下更是如此。但是在目前的远程教学环境中,客户端位置分散,变动相对较大,且平台各异、性能参差不齐,这就对C/S模式提出了挑战。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和WWW服务的流行,较新颖的B /S模式成为新型软件结构的首选,在这种模式下,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服务器,下载用户界面及简单的事务逻辑,并进行少量必要的处理。由于客户端只需运行浏览器,无需事先安装应用程序,对客户端性能要求不高,并且能够很好地解决软件的升级和维护问题。
电子白板是CSCW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为协同工作者构造出一个虚拟的协同工作环境。通过它,地理上分散的人们可以实时地进行文字、图像、语音及视频等信息交流。作为一个基础构件,电子白板是很多应用不可或缺的,尤其在远程教学盛行的今天,电子白板为师生交互和教学内容讨论提供了极其良好的环境。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电子白板的作用主要是作为教学和会议的辅助工具,它是由传统黑板演进而来的。传统电子白板是指汇集了软件技术、电子技术等多种高科技而研发的技术产品,它通过应用电磁感应原理,结合计算机,投影仪,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及教学。电子白板由普通白板发展而来,随着市场的需要和技术不断进步,逐渐出现了交互式白板,这一过程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1.传统电子白板
计算机通过投影仪将电脑屏幕上的内容投影到白板上,但电子白板端则无法对投影计算机的屏幕内容做任何改变或操作,即电子白板仅仅充当普通屏幕的作用,电子白板与计算机之间是无法实现双向交互通信的。
2.交互式电子白板
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了电子白板和计算机间的双向通信。在交互白板上的所有操作和处理的结果都会即时存储在计算机中,并且呈现到交互电子白板上。借助电子白板强大的功能,有利于教学,会议效率的提升。但在电子白板的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因素制约它的发展。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