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法林抗凝治疗安全性、有效性、依从性研究文献综述

 2023-03-08 14:20:53

华法林抗凝治疗安全性、有效性、依从性研究

1.华法林简介

华法林(warfarin)是双香豆素(bishydroxycoumarin dicoumarol)类口服抗凝药,是用于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典型代表[1]。早在1924年Schofield首次报道食用败坏的香草苜蓿饲料的牛发生了出血性疾病;经证明,中毒的原因是血浆凝血酶下降。在其后的1939年证实了这种出血性物质是双香豆素。1948年,合成了许多同类的化合物作为杀灭老鼠的物质;1951年,这些具有抗凝作用的化合物为成千上万的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华法林的化学结构为3-(ɑ-苯基丙酮)-4-羟基香豆素,为两种光学同分异构体R-型和S-型按照一定的比例构成的消旋体混合物,其中S-型异构体的抗凝作用比R-型异构体强5倍[2]。所以S-型华法林在抗凝作用中起主要作用,S-型华法林在体内主要经肝脏中CYP2C9代谢[3],而R型华法林主要通过CYP3A4、CYP2C19、CYP1A2代谢,华法林在体外并无抗凝作用,通过抑制Ⅱ、Ⅶ、Ⅸ、Ⅹ等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羧化,使这些凝血因子无法活化,干扰新的纤维蛋白和凝血因子的合成而达到抗凝效果但华法林对已经合成的凝血因子没有抑制作用[2][4]。华法林口服生物利用度好,起效和作用时间可以预测,在健康个体,口服90分钟后血药浓度达到高峰。

2.临床应用

华法林临床适用于包括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人工瓣膜或心房颤动的体循环栓塞的预防,有外周动脉疾病或其他高危因素患者的心肌梗死的预防,中风、心肌梗死复发或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预防。也可用于预防或治疗手术后或创伤后的静脉血栓形成。[5][6]

2.1心房颤动[6][7]

心房颤动患者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缺血性脑卒中,80-90岁组的死亡率较高,华法林被誉为治疗心房颤动的基石[8]。华法林在临床上抗凝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危险,安全性高,容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9]

2.2心房颤动复律[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