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痛风是由于嘌呤类物质在体内长期代谢障碍及紊乱,导致血液中其代谢终产物尿酸浓度持续增高,超饱和后形成的小针尖状单钠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肾脏、软骨等处,引起软组织损伤的一类严重代谢相关性疾病[1]。
本次实验中,将在模拟人体温度37℃条件下,尿酸等渗溶液中,研究不同药物对尿酸钠结晶的抑制效果,从而运用到医学领域,抑制体内尿酸盐结晶的形成,预防痛风产生 。
关键词:痛风;高尿酸血症;黄嘌呤;尿酸盐;结晶抑制1.痛风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所致的特征性关节炎症。
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
目前,我国痛风患病率在一般人群达0.84%,约有1200万人,其中95%为男性患者,男女之比约为20:1;我国高尿酸血症者约有1.2亿(约占总人口的10%),高发年龄男性为 50~59岁,女性于绝经期后(雌激素有促尿酸排泄作用)[2]。
近年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1.1 原发性痛风原发性痛风是指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 排泄减少所 致的痛风。
原发性痛风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致病,具有一定的家族易感性,但除1%左右由先天性嘌呤代谢酶缺陷引起外,绝大多数病因未明[3]。
1.2继发性痛风继发性痛风是指继发于肾脏疾病或某些药物所致尿酸排泄减少、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肿瘤化疗所致尿酸生成增多等原因导致的痛风。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