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克林衍生物-阿魏酸苄醚衍生物的偶联物的设计、合成及抗阿尔茨海默症活性研究摘要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的类型。
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日常行为能力丧失、认知及语言障碍和人格改变;主要病理特征为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
有多种假说阐述其发病机制,胆碱能神经丢失学说是目前最被认可的AD发病机制,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来治疗AD。
他克林衍生物-阿魏酸苄醚衍生物的偶联物的设计被期望能够抑制中枢神经元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进而抑制乙酰胆碱水解来提高乙酰胆碱的水平,同时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发病机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他克林衍生物-阿魏酸苄醚衍生物的偶联物1 引言阿尔茨海默症又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以记忆力下降、日常行为能力丧失、认知及语言障碍和人格改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典型患者出现症状后5~10年内死亡[1]。
最新发布的《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流行病学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全球已有约4680万人罹患老年痴呆[2];国际阿尔茨海默症联合会估计,到2030年AD患者将增至7562万,到2050年将增至13546万[3]。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AD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该病已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这不仅是医学范畴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全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2阿尔茨海默症发病机制2.1胆碱能损伤假说胆碱能神经丢失学说是目前最被认可的AD的发病机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