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及包装材料中的塑化剂污染及其测定方法文献综述

 2024-06-18 15:35:25
摘要

塑化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包装材料中的添加剂,其迁移至食品中会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本综述首先介绍了塑化剂的定义、分类、性质及其在食品加工和包装材料中的应用。

随后,文章重点概述了食品加工和包装材料中塑化剂污染的来源、迁移途径以及影响因素,并详细阐述了国内外针对食品中塑化剂污染现状的研究,分析了不同食品基质、包装材料和加工方式对塑化剂污染水平的影响。

此外,本综述还总结了目前常用的食品中塑化剂检测方法,包括样品前处理技术、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以及联用技术,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最后,文章提出了减少食品中塑化剂污染的建议,包括加强监管、研发新型环保材料以及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关键词:塑化剂;食品污染;包装材料;迁移;检测方法

1相关概念解释

##1.1塑化剂塑化剂,也称为增塑剂,是指添加到聚合物材料中,使其柔韧性、可加工性和耐久性提高的一类物质。

塑化剂通常是高沸点的液体,与聚合物分子链相互作用,降低分子间作用力,从而增加材料的柔韧性和可塑性。


##1.2食品加工和包装材料中的塑化剂在食品工业中,塑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加工和包装材料,例如塑料包装袋、薄膜、容器、瓶盖、垫片、软管等,以及一些加工设备和工具的部件。

常见的食品接触性塑化剂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己二酸酯类(adipates)、脂肪酸酯类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