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以及活性测定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关键环节。
本综述从光谱法、色谱法、免疫学方法以及生物活性跟踪分离技术等方面系统阐述了中药生物活性物质的测定方法,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重点探讨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最新进展。
此外,还将对中药生物活性物质的构效关系研究进行概述,展望其在创新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中药;生物活性物质;测定方法;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中药生物活性物质是指存在于中药材中,能够影响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预防或治疗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其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多糖、皂苷、挥发油等。
中药生物活性物质的测定是指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中药中所含的活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确定其种类、含量及结构等信息,是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质量控制和新药开发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中药生物活性物质的测定方法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技术体系,根据其原理和应用特点,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1.基于物质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方法,如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等)、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等,这类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已知成分的定量分析以及未知成分的定性分析。
2.基于物质生物活性的测定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法、细胞活性测定法等,这类方法可以直观反映物质的生物活性,常用于筛选、评价中药活性成分。
3.生物活性跟踪分离技术,是将生物活性测定与分离纯化技术相结合,根据物质的生物活性进行追踪分离,最终获得高纯度的活性成分。
中药生物活性物质的测定方法选择应根据研究目的、样品性质以及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