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的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分析与指导用药 —–乳腺癌HER-2基因检测试剂盒结果指导赫赛丁用药文献综述

 2023-03-11 15:27:11

摘要:乳腺癌是我国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其临床转归受诸多因素影响。

作为一种重要的预后因子,原癌基因HER-2扩增/过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不良相关,且与激素治疗及化学治疗的耐药相关。

乳腺癌HER-2基因表达的研究报告虽然较多,但由于所选用的检测试剂盒和方法的不同,检测结果表达水平相差较大,难于确切的反映HER-2基因在乳腺癌的真实表达状态。

为探讨乳腺癌HER-2蛋白表达于HER-2基因之间的差异,我们选择HER-2基因作为研究对象,选用临床常用的免疫组化方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癌病理标本中HER-2蛋白及基因的表达,并分析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HER-2基因在乳腺癌预后的指导意义;为临床预后评价,治疗方案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字:乳腺癌 荧光原位杂交法 HER-2基因 预后1、荧光原位杂交法 1.1概念FISH技术是一种非放射性分子遗传学实验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直接与荧光素结合的寡聚核苷酸探针或采用间接法用生物素、地高辛等标记的寡聚核苷酸探针与变性后的染色体、细胞或组织中的核酸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杂交,经变性退火复性洗涤后即可形成靶DNA 与核酸探针的杂交体,直接检测或通过免疫荧光系统检测,最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显影,即可对待测DNA进行定性、定量或相对定位分析。

 1.2特点① 安全、快速、灵敏度高;② 探针能较长时间保存;③ 多色标记,简单直观;④ 可用于中期染色体及间期细胞的分析;⑤ 可应用于新鲜、冷冻或石蜡包埋标本以及穿刺物和脱落细胞等多种物质的检测。

1.3基本原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问世于70年代后期,其曾多用于染色体异常的研究,近年来随着FISH所应用的探针钟类的不断增多,特别是全Cosmid探针及染色体原位抑制杂交技术的出现,使FISH技术不仅在细胞遗传学方面,而且还广泛应用于肿瘤学研究,如基因诊断基因定位等 。

原有的放射性同位素原位杂交技术存在着较多缺点,诸如每次检验均 需重新标记探针,已标记的探针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需要较和时间的曝光时间和对环境的污染等。

在观察结果时,需要较多的分裂进行统计学分析。

此外,由于放射性银粒和染色体聚集的不同平面,可能引起计数上的误差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