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拟研究的问题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 (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 的干燥根皮。其药用价值较高且用药历史悠久,首载于《神农本草经》,白鲜皮常用于治疗风热疮毒,皮肤痒疹等症。为阐明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以及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传统民族药材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拟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对白鲜皮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以期找到结构新颖且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为今后白鲜皮中化合物药理活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研究手段
首先通过甲醇热回流提取法对白鲜皮进行提取,浓缩得到提取物总浸膏。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分离方法从植物提取物中得到单体化合物,并且通过波谱等技术确定化合物结构。
文献综述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 (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 的干燥根皮。其饮片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1]。我国有白鲜属植物两种,即白鲜 (D. dasycarpus) 和狭叶白鲜 (D. angus tifolius),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华东等地,生于山坡林缘,疏林灌丛[2]。
1.化学成分
近年研究表明白鲜皮根和地上部分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白鲜碱 (dictamnine)、梣酮(fraxinellone)、黄柏酮 (obacunone) 被作为白鲜皮药材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3]。已报道的研究中,将白鲜皮的化学成分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分别是生物碱类、柠檬苦素类、甾体类、香豆素及黄酮类、倍半萜和倍半萜苷类、多糖类等。
1.1生物碱类及柠檬苦素类化合物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