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研究的问题高血压
(1)研究背景
过去几十年来,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态势。200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与1991年比较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所改善,但与发达国家比较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有些社区高血压管理后的控制率超过60%。农村脑卒中死亡率呈增长态势;城市中老年人群高血压主要并发症脑卒中死亡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在年轻人群中却是增加的。高血压一种心血管综合征,防治策略应当基于心血管总体危险的评估(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伴随临床疾患)。一般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是lt;140 0mmhg(1mmhg=''gt;ge;65岁的老年人降压目标是lt;150gt;如果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至lt;140gt;;糖尿病、肾脏病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降压目标为lt;130gt;对高危患者管理应个体化。生活方式的改善如限盐、戒烟、减重、限酒、、增加钾摄入量及体力活动,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有意义的。5大类降压药: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及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选择。特殊人群高血压需特别处理,如少儿、老年、妊娠、各种心血管并发症等。由于健康医疗政策和水平的差别,在高血压指南实施过程中建议采用两个不同级别的推荐(标准建议和基本建议),允许主管医师作出合适的选择[1]。
(2)研究意义和目的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总体危险。因此应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所有其他的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血脂异常或肥胖等,并适当处理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危险因素越多其程度越严重。
(3)国内外研究及现存的问题
高血压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ge;140mmHg和(或)舒张压ge;90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一般需要非同日测量3次来判断血压升高及其分,级尤其是轻、中度血压升高者。
我国也独立完成了一系列降压治疗临床试验,并为多个国际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作出贡献。较早进行的中国老年收缩期降压治疗临床试验(systolichypertensioninchina,syst-china)[2]以及上海老龄人群硝苯地平研究(shanghaitrialofnifedipineintheelderly,STONE)[3]和成都硝苯地平临床试验等证实,以尼群地平硝苯地平等钙拮抗剂为基础的积极降压治疗方案可明显降低我国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生与死亡率。在此基础上非洛地平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研究(filodipineeventreductionstudy,FEVER)[4],显示氢氯噻嗪 非洛地平与单用氢氯噻嗪相比虽加用非洛地平组血压只进一步降低了4/2mmHg,但致死与非致死性脑卒中的发生降低了27%。进一步进行FEVER试验事后分析发现,治疗后平均血压水平低于120/70mmHg时,脑卒中、心脏事件和总死亡危险最低。正在进行的我国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阶段报告(chinesehypertensioninterventionefficacystudy,CHIEF)表明初始用小剂量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或复方阿米洛利联合治疗,可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高血压的控制率可达80%左右提示以钙拮抗剂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是我国高血压患者的优化降压方案之一。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