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文献综述
1 辣椒碱简介
辣椒碱类化合物是引起辣椒辛辣味的主要化学物质,其中,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约占总量的90% 以上。辣椒碱( capsaicin) 是辣椒碱类化合物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是一种极度辛辣的香草酰胺类生物碱,其化学结构名称为 [(4-羟基-3-甲氧基苯基)-甲基]-8-甲基-(反)-6-壬烯酰胺,分子式为C18H27NO3,分子量305.41,其纯品呈单斜长方形片状无色晶体,熔点65~66℃,沸点210~212℃[1]。
辣椒碱的化学稳定性高,在辣椒的烘干过程及各种有机溶剂的萃取过程中损失较小。辣椒碱几乎不溶于冷水,能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石油醚、油脂等有机溶剂和碱溶液,微溶于二硫化碳,高温下产生刺激性蒸汽,碱性、光照下易损失。它可被水解为香草基胺和癸烯酸,因其具有酚羟基而呈弱酸性,且可与斐林试剂发生显色反应。
研究表明辣椒碱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医学、农药、军事、食品、涂料及减肥保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辣椒碱具有镇痛、消炎、促进食欲、改善消化、抗菌杀虫及对神经递质的选择性等药理作用。
辣椒碱粗品中有一些酚类物质能拮抗辣椒碱对神经肤的作用,故这种粗品在临床上不能诱导神经肤活性,反而加剧疼痛和炎症,因此辣椒碱必须在提纯后,才有应用价值。由于这类生物碱结构及理化性质都较为接近,很难用常规的分离方法将辣椒碱单体分离[2]。
2 辣椒碱的测定
关于辣椒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很多, 有分光光度法 (包括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亚硝酸钠比色法、液-质联用测定法、气-质联用测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薄层层析法、酶联免疫法等。各种辣椒深加工产品由于要求不同, 往往采用的分析方法也不同, 这使得结果差异很大[3]。
3 辣椒碱的提取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