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腺苷合成虫草素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11 16:28:21

一、研究目的、意义  现代生活工作节奏过快,压力增大,使得人们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极易引起肿瘤、肝炎等一系列疾病,虫草菌素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抗肿瘤、调节人体内分泌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等显著作用,因此无论是医疗康复,还是保健养生,虫草菌素都将会拥有巨大的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

  虫草素疗效显著但大量提取分离得到纯品存在困难,导致国际市场上虫草菌素的价格非常昂贵。

我国的研究仅停留在虫草菌丝体的人工培养及制剂的研究上,水平有限,技术含量不高,无法同国外同类产品竞争。

且各种虫草中的虫草菌素,即虫草素的含量很少,单纯依靠从各种虫草中提取虫草素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鱼需开发制备虫草素的新途径。

化学合成是首选的方法,如果人工合成虫草素能够成功,将会取得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1951年,Cuningham等观察到被蛹虫草寄生的昆虫组织不易腐烂,随后从中分离到一种腺苷类活性物质,命名为虫草菌素(Cordycepin)[1],确定其结构式为3-脱氧腺苷(3-Deoxyadenosine)。

之后Kaeaka等从无冠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中亦分离出这种物质,这是迄今在虫草属真菌以外惟一报道分离出虫草菌素的菌种。

此后在虫草属其它一些种中也检测到虫草菌素的存在。

虫草菌素又称虫草素、蛹虫草菌素,3-脱氧腺苷,它是第一个从真菌中分离出来的核苷类抗菌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