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研究介绍:
Lilly公司于1952年成功开发红霉素,从那时起,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例如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就开始在临床上广泛地应用,并且成为一类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酿脓链球菌、粘膜炎莫拉氏菌等引起的上、下呼吸道感染。虽然在临床药物应用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应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凡事均有利弊,这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所带来的问题也是不容小觑的:一方面,容易产生细菌的耐药现象;另一方面,此类抗生素对于抗耐药菌活性弱并有还有交叉耐药性等缺点。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更加广泛地应用到临床用药当中。故此,严峻的现状和不容忽视的问题督促我们主动探索、创新与开发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借由研究得到不仅对耐药菌有效,而且具有优良药代动力学性质的第三代红霉素类衍生物来应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用药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此类抗生素更好地应用到临床之中。在这里,我们所研究的是桥环化合物——3,12位桥环红霉素衍生物
通过阅读文献调研以及本实验室前期研究成果,我们发现,目前为止,暂时没有有记载的3,12位桥环的衍生物。
本课题以克拉霉素为先导化合物,着眼于3,12位的修饰,设计出一系列3,12位桥环并且在桥环上有不同取代基的红霉素衍生物。同时,设计以克拉霉素为原料,上述红霉素衍生物为目标物的合成路线,拟打通过程中关键中间体的合成路线,进一步对合成路线进行优化。
目标化合物:
实验方案与安排:
2015年3月:文献调研,了解与课题有关研究背景并撰写开题报告。做好前期一些准备工作:熟悉实验室仪器的操作,掌握有机合成实验基本的后处理以及分离纯化的操作和方法。
2015年3月-2015年4月:按照设定的路线化学合成设计的目标化合物,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