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至2021年杭州市诺如病毒和札如病毒聚集性疫情发病特征比较文献综述

 2023-03-29 15:31:28

诺如病毒和札如病毒研究进展

摘要:诺如病毒(Norovirus,NV),是现在全球急性胃肠炎的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病原体,传播快、起病急、传播途径多样,常出现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等急性胃肠炎症状。极少数病例,因呕吐或腹泻次数较多,可导致脱水,引起较严重的临床后果,造成严重疾病负担。诺如病毒与在日本发现的札幌样病毒合称为人类杯状病毒。与诺瓦克病毒(也称诺如病毒)类似,札幌病毒是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可感染人和动物引发肠胃炎。

关键词:诺如病毒、札幌病毒、非细菌性胃肠炎、耐受性

诺如病毒最早是从1968年在美国诺瓦克市的一次急性腹泻爆发的患者粪便中分离得到的病原,当时被命名为诺瓦克病毒。此后,世界各地陆续自胃肠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多种形态与之相似但抗原性略异的病毒样颗粒,均以发现地点命名,后称为诺瓦克样病毒,直至2002年8月第八届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批准名称为诺如病毒。札幌病毒也称扎如病毒,归属于嵌杯病毒科札幌样病毒属,最初于1977年在日本札幌通过电镜进行检测被发现。诺如病毒与在日本发现的札幌样病毒合称为人类杯状病毒。与诺瓦克病毒类似,札幌病毒是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可感染人和动物引发肠胃炎。

1病原学

1.1形态特征

诺如病毒是一种未被包裹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RNA链全长约7.5kb,其3rsquo;末端有poly(A)结构,包括3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 ORFs)。病毒基因组包括3个开放读码框5rsquo;端和3rsquo;端各有一个小的非编码区。ORF1编码包括保守的具有RNA多聚酶在内的非结构蛋白;ORF2编码分子量约为56Kda的衣壳蛋白;ORF3编码一种分子量约为22.5Kda的强碱性微小结构蛋白[1]

札幌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为7.3~8.3kb,有2~3个开放阅读框,ORF1编码非结构蛋白和衣壳蛋白VP1;ORF2编码衣壳蛋白VP1和一种小结构蛋白VP2;ORF3只存在于GⅠ、GⅣ和GⅤ型中,与VP15rsquo;末端的基因区域冗余,形成一个不同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小的碱性蛋白,可能与病毒的有效复制有关。

1.2基因分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