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前言随着环境中污染物的不断发现,在过去10年中,环境研究的重点已部分从传统的优先污染物(例如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转向新兴污染物[1-3],其中药物和个人护理产品(PPCPs: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是特别受到关注的污染物组之一[4-6]。
通常,到达环境中的PPCPs仅略微转化甚至不变,随废水进入污水处理厂(WWTP),然后进入水生环境[7]。
水产养殖设施中兽用药物的直接投入以及在农业活动期间通过施用肥料的间接投入,也会导致环境中药物浓度升高[8]。
由于连续排放,许多PPCPs是持久性的或伪持久性[9-11],因此在水环境中检测的浓度已达到ng/L - mu;g/L[12]。
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相关研究表明:环境中PPCPs的发生、影响和风险已经增加了一倍甚至三倍以上[13]。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药品生产国和消费国[14],抗生素的使用量在不断上升[15, 16],2013年抗生素总使用量为9.27万吨,约5.4万吨抗生素是由人和动物排泄的,经过各种废水处理后,最终有5.38万吨进入到环境中[16]。
悬浮颗粒物(SPM:suspended particle matter)是水环境中的重要组成,由无机颗粒物(矿物碎屑颗粒、粘土矿物等)和有机颗粒物(浮游生物及其残留物,有机胶体和絮凝物)组成,有机颗粒物比例平均占到30 %左右[17]。
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在沉降过程中会吸收各种营养物质N、P等[18]、吸附蓄积各种污染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天然水体中的颗粒物不仅本身是水中的污染物之一,而且常常作为载体吸附水中微量、痕量的污染物,如重金属[19]、类金属、农药[20]、有毒化学品等的60% ~ 90%吸附或粘附在颗粒物表面上,一同在环境中迁移及发生各种界面化学反应,产生其他生态环境效应[21]。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