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献 综 述
- 柴油机尾气污染现状
如今,CO2排放要求日益严格,原油产量日益减少,柴油车开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柴油车的生产和运行成本较低,且发动机马力强劲,CO2排放低,其热利用率高,适用范围广。虽然柴油机有众多优点,但其尾气排放也给大气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对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的燃烧方式是扩散燃烧,具有空气充足和过量空气系数大的特点,其燃烧速率主要受可燃混合气形成速率的影响。柴油机的有害排放物主要有四类,即: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s)、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其中,CO和HCs排放量量相对于汽油机来说要少得多,NOx排放量与汽油机相差不远,而PM的排放量是汽油机的几十倍[1]。2019年全国柴油车CO、HCs、NOx、PM排放量分别为 128.6万吨、21.3万吨、553.2万吨、6.9万吨,占汽车排放总量的18.5%、12.5%、88.9%、99%以上[2]。因此,PM和NOx的去除是治理柴油机污染的重中之重。
其一,柴油机在空气不足的情况下,会造成可燃混合气的不完全燃烧,尤其是在怠速行驶中,此时柴油机容易产生CO和HCs并排入尾气中。由于CO无色无味,且能与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削弱人体血液的输氧能力,从而导致中毒。CO中毒可表现为头晕、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死亡。HCs则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物质,包括了未燃或未燃烧完全的燃油及其裂解产物和部分氧化物,如苯、醛、烯烃和芳香族碳氧化合物等200多种复杂的有机物成分,其中也不乏多环芳香烃(PAHs)等强烈致癌物,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3]。
其二,柴油机排放的NOx主要包括了NO和NO2,其中主要成分是NO。柴油本身含氮较少,但柴油机气缸中柴油的高温燃烧,会使得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显著的NOx排放。柴油机气缸内达到的最高燃烧温度是决定NOx生成量的最重要的因素[4]。NOx归于主要大气污染物之类,与SO2、CO2并列,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本身有着巨大危害。NOx会通过呼吸进入人的肺部,引发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等疾病。同时NOx还能参与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形成酸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5,6]。
其三,柴油机排气中的PM主要由柴油中含有的碳在高温缺氧的环境中产生。由于柴油机中混合气体的组成分布不均匀,虽然总体是富氧燃烧,但会出现局部缺氧现象,不完全燃烧导致PM的生成。烃类燃料在高温缺氧环境中发生部分氧化和热裂解,聚合成以碳为主的碳烟晶核,并最终生成PM。柴油机尾气中PM是危害最大、最难消除的污染物,可致使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恶化,是雾霾形成的主要诱因;同时也会被人体吸入肺中,引发一系列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7,8]。
- NOx和PM同时消除催化剂研究现状
NOx和PM是柴油机尾气中最主要的两类大气污染物。由于柴油机在富氧条件下运行,传统的三效催化剂并不能适用,因此PM和NOx一直是柴油机尾气治理的重难点。以往的研究中,人们主要考虑分步将PM和NOx各自净化。自从Yoshida等[9]提出了“Soot-O2-NOx”3组分之间的反应后,制备可同时去除PM和NOx的催化剂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在同一温度窗口中,使用催化剂对NOx进行还原或吸附,同时还能催化氧化PM颗粒,以达在一个反应环境中同时去除PM和NOx两种柴油机的主要污染物的目的,即同时催化消除技术,已成未来柴油机尾气治理的趋势。
Ying Cheng等[10]制备了一种高效的三维有序大孔催化剂,在同时消除PM和NOx方面展现了较高的催化性能,使得PM的催化氧化温度在385℃左右,同时NO催化活性窗口在281~425℃之间,与PM燃烧温度相近,其转化率最高可达100%。并对这一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和结构分析,以测试其性能。
以类水滑石材料为载体骨架并引入过渡金属后所制得的催化剂,同样可以获得较好的同时消除PM和NOx的催化效果。Qian Li等[11]制备了一系列水滑石衍生的K/MnMgAlO催化剂,并评估了它们的性能,且在引入K的催化剂中发现了一个新相K2Mn4O8,它对PM燃烧和PM还原NOx都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Li Yang等[12]将Pd和K担载在镁铝水滑石上,发现NO的催化存储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引入了K的镁铝水滑石催化剂可催化PM低温氧化,其反应机理为“氧溢出”。同时Pd和K之间存在相互作用,K、Pd共同担载时可有效降低CO2和N2的活化能,降低PM点火温度,提高NOx去除效率。
N. Maffei等[13]研制了一种掺杂了Zr和Co的基于铈酸钡的钙钛矿型催化剂,其NOx储存量在380℃时约为228mu;mol/g,与基于Pt的贫NOx捕集阱相当,可作为其低成本的替代品。Ganesh Chandra Dhal等[14]对比研究了Fe、Co和Mn基钙钛矿型催化剂的同时消除PM和NOx性能,发现La1-xKxMnO3表现出最佳催化活性。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