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关于高桩码头抗震设计的文献综述
1 引言
为方便水上运输,各沿海国家都建设有自己的港口码头,高桩码头是一种常见的港口靠泊结构形式,在水较深的情况下采用,其下部采用桩嵌入海底地基中,上部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很多港口码头都处于地震区,因此需要进行抗震设计,使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非常重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港口码头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港口码头的大规模建设和抗震研究工作的相对滞后,这增大了我国港口码头潜在的地震灾害风险。港口码头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港口中断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历次震害表明,高桩码头结构极易遭受地震破坏。因此高桩码头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是否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非常重要。本文对高桩码头抗震设计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论述,并对高桩码头抗震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并对高桩码头抗震设计的未来发展提出了部分可行性建议。
2 高桩码头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
人们对结构抗震的认识由来已久,随着对结构抗震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了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不断进步发展。至今结构抗震反应分析发展可以分为静力、反应谱、动力和拟静力分析四个阶段。静力阶段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形成,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以弹性为主,只考虑地震动过程中的最大振幅,到50年代进入反应谱阶段后,仍然以弹性分析为主,到后期才考虑结构物的非弹性性质,主要的贡献是考虑了地震过程中的振幅和频谱。抗震设计法方法的不断发展标志着人类对抗震设计的把握不断加深。
2.1静力阶段
静力设计方法创始于意大利,发展于日本。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抗震理论发展较早。日本首先创立了水平静力抗震理论。该理论的内容为,结构物所受地震作用可以简化为水平等效静力,大小为V=kW,其中k=a/g为地震系数,a为地面最大水平加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砰为结构物的重量。地震系数k即为震度,约为1/10,与结构特性无关。该理论认为结构是刚性的,结构物上任何一点的加速度都等于地面加速度。
震度法认为结构物是刚性的,但是实际上结构物有一定的柔性,有其固有的固有周期。因此,在21世纪20—30年代引起了一场刚柔理论之争。这争论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仍无结论。由于震度法简单易于计算,而当时并无法定量分析结构的柔性特性,所以在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采用震度法。但是,经过此番争论暴露出震度法的弱点,从而推动了抗震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2反应谱阶段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