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目的
在我国看病难、看病贵是广大人民群众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党和政府对此十分关心, 而近几年来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各界对此问题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为了探索缓解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政策,新医改所出台的药房托管制度备受关注,在该政策运行的这些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问题也相继产生,首先这一政策看似面向所有医药企业,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那些相对较小的企业被排除在外,其次在利益分配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医药企业托管药房所获得的收益很大比例要上交医疗机构,这样医药企业就很难从中获得可观的利润,虽能够扩大其市场份额,但却不利于整个医药行业的健康成长,最后该制度运行中虽降低了药价,但相应药品的质量是否真正能够保证,该制度依旧处于探索的初期,虽然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医疗服务机构与医药企业之间的利益链条,但却依旧不彻底,不完全。至于其他一些潜在问题如该制度运行中是否能得到有效监管,相应的法律法规能否跟的上该制度运行的步伐,政府是否发挥了其主导的作用,医院补偿机制是否完善等等,通过本课题研究,一方面将阐述药房托管制度的发展现状,主要模式,另一方面将探讨该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合理性策略。
二、研究意义
药房托管制度即就是在药房所有权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医院通过契约形式将药房委托给具有一定经营能力的医药企业进行有偿的经营和管理。药房托管制度作为医药分开的尝试性举措,其不仅仅扮演着一个过渡性的政策,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在现行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处于困境的时期,药房托管制度无疑是缓解看病贵这一问题的有效举措之一,通过将医院药房托管给有一定规模的医药公司进行经营和管理,不仅减少了医院人力物力以及管理成本,使一些药学专业人员更好的投入到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中去,同时还能够对药房进行更加科学专业有效的管理。托管企业为获得合理收益必将在其经营药房中采取相应的有效举措以期在保证服务质量和服务人员专业素质的前提下达到经营管理成本最低,对于改善医疗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也具有一定的遏制意义,一方面医院药房托管减少了药品的供应的流通环节,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医疗服务机构与医药企业之间的利益链条,另一方面又可以解决医院补偿不足的问题,降低了医院对于药房的管理成本,真正的让患者受益。对托管企业来说,通过托管药房不仅可以使其形成规模效应,扩大市场份额及相应的收益,同时又能够保证药品供应,变被动为主动。
当然,该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能够托管医院药房的医药企业都具有相当的规模,而对于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则被排除在外,这就会使这些规模大的企业市场不断扩大,而那些相对较小的企业的市场得到挤压,另一方面在现行托管企业中,普遍存在托管药房后利润低,甚至有的药品收益只能够维持药房的正常运行的现象,这就在于一般情况下,医院总收入的25%-50%来自药品收入,而在药房托管以后,许多医院要求托管企业上缴的管理费用就多达40%左右,这只是个例,从这个示例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是医院与托管企业在利益分配中存在很大分歧,对于其他一些问题例如实行药房托管后是否可以遏制医院,医药企业,医药代表这一利益链条,托管后这些具有一定规模的托管企业是否会形成价格同盟,托管后是否能保证医院,医药企业以及普通民众的利益,对于看病贵这一问题是否能实质性的得到改善等等。因此药房托管制度能够走多远,如何走,对如何保证医院,医药企业,患者三方面的利益都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
三、结构框架:
前言
一、 绪论
1、药房托管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文献综述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