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员工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2023-10-10 15:24:19

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一直以来,如何提高员工工作绩效是企业合理配置资源、发掘人力资源潜力以维持组织长期发展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在个体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是影响个体社会化发展和心理健康的重要环境之一,而衡量家庭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因此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研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影响个体的身心发展,继而探讨其是否影响子女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工作表现成为了重要的工作内容。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被定义为衡量父母的社会和经济资源(House,2002),主要有三个指标被广泛作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标志: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声望和收入(Baker,2014)。国内外的学者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对个人学习的影响上;2、对个人工作的影响上。

在影响个人学习方面:学者李德显、陆海霞(2015)提出家庭的文化和社会资本对于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有显著影响。陈浩彬、刘洁(2018)认为控制年龄因素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积极教养方式以及开放性的人格特质,进而影响青少年智慧。肖磊峰、刘坚(2017)在研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参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之间呈现显著地正向相关。程利娜(2016)指出学生所在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其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就越高,而领悟社会支持的提高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投入的水平。

在影响个人职业探索方面:学者尉建文(2009)根据地位结构观和网络结构观的视角验证了父母的社会地位与杜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曲可佳、邹泓(2013)指出父母受教育水平越高,子女表现出越高的职业探索行为和探索意向。戢宜进(2016)研究发现近一半个体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父母的职业地位、政治地位越高,子女越倾向于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学者郑洁(2004)将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的原因归于两点:其一,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缺陷,为求职者提供了非正式的求职渠道;其二,以家庭为核心载体的社会资本代代延续,因而人们在有目的的行动中对社会资本的作用有较强的依赖和信任,在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上也是如此。

关于员工工作绩效影响因素综述上,国内外学者从内、外因素两方面进行探讨。

内部因素:Borman和Motowidlo(1993)将企业员工的绩效内容划分为任务绩效和情境绩效。任务绩效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知识、技术技能和认知能力,情境绩效的影响因素有人际技能和态度。从这一思路进行的研究,主要考察的是人格对企业员工绩效产生的影响。如杨春江等人(2015)指出员工的主动性人格越高,变革型领导对领导-成员交换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姚若松、陈怀锦等人(2013)从大五人格特质角度,发现尽责性和外向性与关系绩效相关显著。张婕、樊耘、张旭(2014)认为前摄型人格可通过三种路径对员工创新绩效产生影响。部分学者对于员工内在工作动机和工作满意度是否对工作绩效产生影响也进行了研究。李伟、梅继霞(2013)指出内在动机的驱动能够带来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较高的工作投入程度,从而实现其对员工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

外部因素:覃成菊(2007)提出企业员工绩效影响因素研究新构架,即工作特征因素、群体因素和组织因素。王雁飞、朱瑜(2012)认为,企业组织社会化进程的发展对于员工行为绩效的影响会由原来的直接影响转变成为间接影响。同时,组织社会化要最终对员工的行为绩效产生影响还必须依靠个人—组织匹配这个重要的中介过程。学者孙瑜(2015)基于劳动关系视角研究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指出企业若能够正确地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如有效地执行内部晋升、雇佣安全、激励性报酬等,必然会促进企业内参与感、共享信息、开放式沟通、信任关系的产生,使得员工对合作、参与式的劳动关系氛围形成良好的感受,进而促进个体的绩效水平。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个体的学业、就业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父母的职业、收入、受教育水平直接或通过中介因素间接影响子女的智力发展、学业成绩、职业探索等不同方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