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博弈分析文献综述

 2023-10-10 15:24:30

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强调重视经济增长质量,政府逐渐加强去产能和控制杠杆的政策力度,加强了对地方政府融资、互联网金融、资产管理行业和银行业的监管。在去杠杆、强监管背景下,中小企业遭遇新一轮融资困境,具体体现在融资成本节节攀升、民间“高利贷”交易盛行、私人企业主为逃债集体“跑路”等现象上,严重阻碍了其生产经营。针对新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开展博弈分析,有助于理解融资困境的缘由并寻求解决之道。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世界性难题,随着中小企业在保证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方便群众生活、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者对我国新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博弈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下面三个方面:1、中小企业融资现状;2、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3、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应对策略。

在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上,谢贻美(2018)研究指出,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局限性,自有资金一般较少,并不一定能够维持其正常的发展,而实际上中小企业向银行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申请融资,一般也难以得到响应,中小企业目前融资渠道比较窄。魏毅军(2018)调查指出,大约只有10%的中小企业能够从正规银行体系得到贷款,银行给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较高,贷款过程中的信用担保也增加了融资成本,融资渠道的有限导致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三角债问题突出甚至倒闭的现象时有发生。曹梦(2014)研究指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导致中小企业无法获得满足发展需求的金融机构资金支持。王文花(2015)指出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逐步向市场化、企业化转型,一方面给企业发展提供了良机,另一方面也容易使企业在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迷失发展方向。王召(2004)研究指出我国征信体制和法律制度环境欠缺,银行在经营活动中若因中小企业的欺诈行为而无法收回贷款,那么银行在未来的经营活动中会更加提防甚至回避中小企业,这加剧了融资矛盾。张维迎(2012)研究指出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是:融资渠道狭窄单一、融资成本较高、获得银行贷款难、股权融资受过多因素制约、债权融资难以拓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非正规金融借贷渠道、结构性矛盾突出。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为了突破这个瓶颈,需要深入分析其原因。谢贻美(2018)研究指出中小企业融资规模小,融资渠道狭窄。中小企业大部分以家族模式进行经营,主要依靠内部融资,资金来源大部分靠自己积累的自有资金,而外源融资--发行债券和股票的比例相当低,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极低,难以获得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杜长兰(2018)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投资混乱、内控不足等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也让企业陷入融资困境。

王丽辉(2017)研究指出中小企业在融资的时候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融资成本过高,一方面,银行给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贷款过程中的信用担保增加了融资成本。曹梦(2014)指出中小企业由各级政府及各产业主管部门监管,中小企业的监督管理权力较分散,金融体系没有设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缺乏完整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从而使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何静(2014)研究指出中小企业是在市场竞争中产生的,缺少法律方面的因素,它难以与国营大企业竞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引导性政策有所缺失,近来频繁地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使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时顾虑增多,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门槛。中小企业在行业准入、银行信贷以及税收优惠等政策上,也难以获得与国企以及外资企业同等地位的待遇。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应从政府、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自身三方面着手。郑芳芳、黎东升(2011)指出政府需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立法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支持;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评估体系,建立担保资金补偿机制。王召(2014)指出政府应完善征信体系以及法律制度环境,出台国家统一的征信评估标准,实现评级结果的有偿资源共享。要建立完备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保证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StrahanPE(1998)研究指出政府要在税收、财政补贴、土地使用、产权交易、贴息等方面对中小企业提供进一步政策优惠;设立专门的政府部门,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提供组织保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