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如阿里巴巴等)社会责任营销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2023-10-11 15:37:55

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当今社会对企业的要求逐渐提高,更多时候要求企业从经纪人转换成社会人,履行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不得不在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和追逐经济利益的双重压力下,去寻求一种兼顾社会责任与企业利润的方法,即如何在做好企业市场营销的同时,还能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的方法。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认为:“市场营销的影响不仅仅涉及企业和顾客,而且也涉及社会。营销管理员必须从广义的视角认识和理解自己在道德、环境,法律和社会环境下的角色”。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营销问题,国外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其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国外研究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体系的逐渐成熟。1924 年,Oliver Sheldon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必须包含道德因素的观点,标志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萌芽。Howard R Bowen(1953)跨时代地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的问题,拉开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现代研究的序幕。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方面,则陆续有学者菲尔波茨(1985)、经济研究学家沃尔顿(1997)两位对社会伦理理论的总结,有著名学者费尔曼(1984)、约瑟福·W·威思(2005)研究得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还有尚且不够完善但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理论。2.企业社会责任营销雏形的出现。1981年美国Express公司与Alice Island基金会共同发起,最终把捐款用来修复自由女神像的方案,被视作最早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营销策略的案例。引发多方关注与研究,而学者Varadarajan率先提出了社会责任营销的概念,认为社会营销的重中之重是让客户对于提供收益交易的业务和个人目标感到满意,公司还要为制定的事业活动捐赠资金。再加上Balmes Fitzgibbons (1991)、Andreason(1996)等人对社会责任营销的分类。这些都为后来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单纯从理论方面来看,国内研究从最初的学习借鉴国外研究,关于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早期作品袁家方(1990)提出的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初步概念,张彦宁(1990)、刘俊海(1997)创造性地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和利益之间的关系,到结合实际国情,一方面李立清(2005)、李燕凌(2005)要求落实社会责任的观念,另一个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张文祥(2014)、李新颖(2014)将传播学与社会责任相结合,近年王星星(2018)、邵伟(2018)还结合创新和营销,总结三者的关系。国内在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方面也是收获颇丰。但是,国内的社会责任理论成果经历营销观念的转变,加以国外观念的传播,发展成为社会责任营销之后,理论成果有国内学者王礼鹏(2014)对社会责任营销内涵的扩充,还有基于现代营销学观念应运而生的消费者角度的企业社会责任营销,袁裕辉(2016)的消费者社会化网络,于力(2017)的消费者需求导向等研究,这些理论的可操作性都很强。但更突出的研究成果在具体实践上,辅助国内专家对社会责任营销的研究成果,还出现了王璇(2015)对青岛啤酒社会责任营销的研究,还有王潇(2017),王昌利(2017)针对跨国企业默沙东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的研究,都结合了企业自身社会责任营销的发展,正面认可的同时也不忘指出尚且存在的问题,还与时代热点紧密联系,进行展望。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促进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填补社会责任和营销策略之间的研究空白,为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如何同时提高企业形象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与理论支持,让企业更具有活力和竞争力。从指导具体实践来看,这一体系的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1.为促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营销提供借鉴。

2.指导企业如何在追求利益最大的同时还能保证企业口碑的良好。

3.有利于引导企业良性经营行为,促进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事业,为社会多做贡献。

4.有助于建立符合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企业制度,为今后企业在社会责任与营销两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方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