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儿童个人信息保护文献综述

 2023-08-07 16:01:27

从国外研究来看,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对网络隐私权进行研究,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有对立法现状的比较分析,有对具体法律条文适用的解读,有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其中针对美国《儿童网络隐私保护法》的研究较多,关注点多为立法背景、施行效果、立法不足(安尼塔·艾伦,2000;帕里·阿夫塔卜,1998)。

从国内研究来看,我国法学界对儿童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研究在早期关注的是以及防范网上有害信息危及未成年人(吴弘,沈恒亮,2001;李赞,2006)。后来慢慢发展,对未成年人及其网络隐私的内容与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提出未成年人同样享有网络隐私权(石英,2006);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主体进行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张秀兰,2006);对儿童个人信息保护与相关权利的冲突的研究(梁瞻,2011,郭蕊,2014),但只是浅尝辄止,提出了问题却并未明确解决办法;对未成年人信息在遭受网络侵权时,分析其个人信息易受侵害的原因及如何保护其合法权益(宋帮俊,2009;邾立军,2015);从立法模式、权利主体等方面分析了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保护应该采取的法律措施(吴晓明,2009);比较分析外国和我国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探讨我国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儿童网络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完善建议(黄晓林、李妍,2017;叶名怡,2018;佟丽华,2019);对国外儿童网络个人信息保护机制提出质疑(范为,2016;殷峻,2018;王苑,2019)。这些研究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为网络环境下儿童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提供了参考维度和视角。

然而,我国法学界对儿童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研究仍有很大不足,首先,以上的文章或从理论上分析儿童个人信息保护与相关权利的冲突等;或从个案分析网络侵犯儿童个人信息的的现象;或直接从立法角度进行提出分析建议。虽角度不一样,但现象描述的较多,而理论观点大同小异;其次,纵观法律领域对个人信息的研究,许多文献仍是以—般公民作为个人信息的研究对象,但对儿童这一特殊主体的研究还比较少,对网络环境中的儿童个人信息保护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且研究不够深入。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环境中儿童的个人信息保护仍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第三,在对儿童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研究过程中如何破解身份识别和隐私保护之间的两难命题,这是当前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

  1. 选题背景和意义:如今,网络已融入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上亿民众都在大量使用互联网,但在使用互联网的用户中存在一类特殊的主体:儿童。当前互联网在儿童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儿童学习、娱乐和社交的重要场所。互联网的兴起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开启一扇便利之窗,但也埋下隐患:由于互联网固有的交互性和虚拟性,网络运营商可以轻易地越过家长这道屏障,直接与儿童进行交流,但儿童年龄较小、社会经历较少,辨别是非能力、自我权利保护意识有限、价值观、判断力正处于建立的时期,在其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网络所呈现的不良内容的影响,从而轻易泄漏其个人信息。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保护好儿童个人信息,儿童个人信息便很容易遭到互联网运营者的非法收集和滥用,这将严重威胁儿童和家庭安全。儿童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是全社会关心的话题,儿童安全、健康的成长是家长和国家的期望,保护儿童个人信息免受侵害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2. 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网络的高度开放性、流动性和交互性的特性决定了个人信息一旦在网络上传播, 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以及任何人攫取之便捷将无法控制, 使得侵权变得十分容易。通过网络搜集与滥用儿童个人信息的现象不仅影响儿童健康成长,也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儿童权益保护较为特殊,儿童网络个人信息保护更为复杂,涉及法律、道德、现代化网络技术等问题,还有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的问题。保护儿童网络个人信息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当前的难点是对儿童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研究过程中破解身份识别和隐私保护发生冲突该如何应对。我国保护规定和条例送审稿借鉴了国际通行做法,但通过反思欧美法律实施情况发现,现有机制受到诸多诟病且无法起到应有的保护效果。我国如何更好地借鉴域外的保护模式并符合我国国情,独立自主地开辟出一条真正符合儿童利益最大化的路径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3.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4. 论文提纲

一、 儿童个人信息受到特殊保护的理论分析

(一)儿童个人信息概述

1. 个人信息界定

2. 儿童个人信息界定

(二)儿童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特殊性

1. 权利主体易受侵害

2. 权利实现需要成年人辅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