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经济发展战略区,但其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极为敏感。
近百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西北地区干旱呈现出显著的时空演变特征,对区域水资源、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以“近百年西北地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为题,在阐述西北地区干旱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西北地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的研究成果,重点探讨了干旱的定义、指标、时空演变趋势、驱动因素以及未来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在此基础上,凝练出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西北地区干旱灾害的防治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西北地区;干旱;时空演变;驱动因素;未来预估
干旱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现象,通常定义为降水量长期低于平均水平,导致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
干旱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系统自然变率、地理环境特征以及人类活动等。
干旱指标是定量描述干旱程度的指标,常用的干旱指标包括:
气象干旱指标:主要基于降水量数据,如降水距平百分率、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等。
农业干旱指标:综合考虑降水、蒸散发和土壤水分等因素,如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等。
水文干旱指标:主要反映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状况,如径流量距平百分率、地下水位距平百分率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