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北太平洋地区阻塞高压的分布及其对平流层行星波活动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4-08-12 21:43:28
摘要

冬季,北太平洋地区频繁出现的阻塞高压是影响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的重要系统,其异常活动常造成北半球天气气候的剧烈变化,如东亚和北美地区的极端冷空气事件等。

阻塞高压作为对流层深厚天气系统,不仅受到局地强迫的影响,还与平流层大气环流密切相关。

平流层行星波是连接平流层和对流层大气运动的重要桥梁,其传播和发展会受到阻塞高压的影响,同时阻塞高压的形成和维持也与平流层行星波活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首先阐述了阻塞高压和平流层行星波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意义,然后回顾了过去几十年国内外关于冬季北太平洋阻塞高压的分布特征、平流层行星波活动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阻塞高压;平流层行星波;北太平洋;相互作用;冬季

1.引言

冬季,中高纬度地区大气环流形势复杂多变,其中阻塞高压作为一种典型的环流异常现象,对天气气候的异常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阻塞高压是指中高纬度地区经度范围较小、南北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大于5天)且稳定少动的反气旋环流系统[1]。

阻塞高压的形成和维持通常伴随着强的经向环流发展,阻碍了西风带的正常波动,使得下游地区冷空气易于堆积,从而造成大范围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寒潮、暴风雪、持续性低温等[2-3]。


北太平洋地区是冬季阻塞高压活动最频繁的区域之一[4]。

冬季北太平洋阻塞高压的异常活动不仅会对北美地区的天气气候产生重要影响,还会通过遥相关作用影响到东亚甚至整个北半球的环流形势[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