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印度洋偶极子(IndianOceanDipole,IOD)是热带印度洋重要的海气耦合现象,其异常信号通过大气环流和海洋动力过程对全球气候,特别是环印度洋区域的气候产生显著影响。
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IOD的空间模态,被称为Modoki型IOD,逐渐受到科学界的关注。
与传统IOD相比,Modoki型IOD的海表温度异常中心位于热带印度洋中部,而非传统的热带西部和东部。
这两种类型的IOD事件,在盛期都对中国气候异常有着显著影响,但影响的方式和程度存在差异。
本综述基于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盛期传统型及Modoki型IOD事件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进行系统阐述,重点关注其影响机制和差异。
首先,本综述回顾了IOD事件的定义、特征以及传统型和Modoki型的区别;其次,分析了盛期传统型和Modoki型IOD事件对中国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可能机制;最后,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印度洋偶极子;Modoki型IOD;中国气候异常;影响机制
印度洋偶极子(IndianOceanDipole,IOD)是热带印度洋地区一种重要的海气耦合现象,其特征是热带西印度洋和东南印度洋海表温度(SST)异常呈偶极子型分布[1]。
IOD事件通常在春季发展,秋季达到峰值,并持续到冬季[2]。
IOD事件对全球气候,特别是环印度洋区域的气候,如降水、温度、极端事件等,都有着显著影响[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