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新型聚砜基嵌段共聚物膜用于锂硫电池的研究摘要:锂硫电池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以硫计1675 mAhg-1和2600 Whkg-1),以及低成本和绿色环保等优势,成为最有前景的下一代可充电储能器件之一。
然而,锂硫电池内部严重的多硫化锂穿梭现象导致了电池容量的下降和使用寿命的快速降低为了改善穿梭现象对隔膜进行表面修饰,引入功能化修饰层就成为了一种很有效的策略。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隔膜表面修饰所遵循的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的新型隔膜,并对功能化的隔膜在提升锂硫电池性能上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锂硫电池穿梭效应隔膜表面修饰引言锂硫电池是以硫元素作为电池正极,金属锂作为负极的一种锂电池。
单质硫在地球中储量丰富,具有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等特点。
利用硫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硫电池,其材料理论比容量和电池理论比能量较高,分别达1675m Ah/g和 2600Wh/kg ,远远高于商业上广泛应用的钴酸锂电池的容量(lt;150mah )。
并且硫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元素,对环境基本没有污染,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锂电池='' 典型的锂硫电池一般采用单质硫作为正极,金属锂片作为负极,它的反应机理不同于锂离子电池的离子脱嵌机理,而是电化学机理。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锂失去电子变为锂离子,正极反应为硫与锂离子及电子反应生成硫化物,正极和负极反应的电势差即为锂硫电池所提供的放电电压。
在外加电压作用下,锂硫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反应逆向进行,即为充电过程。
='' 但是,锂硫电池的商用化应用也受到多方面的制约:(1)正极活性物质硫单质导电性非常差,仅为510-30='' scm-1,这阻碍了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子的转移,降低硫的利用率;(2)电池在放电过程中非常严重的体积膨胀使得普通的正极结构很容易被破坏;(3)电池循环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穿梭效应,导致了正极活性物质的流失,以及自放电现象的产生。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