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束增材制造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摘要:增材制造技术的出现被认为是21世纪机械制造业领域中的一次跨时代的工艺技术革新,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震撼。它是一种主要以金属粉末、颗粒或金属丝为原料,通过CAD预粉层然后逐层添加材料来制造零件的加工方法,经过20多年的研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展。文章根据国内外增材制造研究现状,综述了电子束增材制造的基本原理、相比于传统制造方法的优势、在各个主要方面的应用、使用的金属材料以及制造过程中对制件质量影响较为重要的因素,同时也对对增材制造技术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子束;增材制造;金属粉末;梯度材料
1 前言
增材制造技术(俗称3D打印技术)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近些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高端数字化制造技术,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 的核心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切削加工,是一种“自下而上”材料累加的制造方法[1]。它是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对零件形状进行建模,然后将零件切片形成二维形状,根据二位图形采用逐层累加连接制作成物体的过程,如图1所示。与传统的制造技术相比,增材制造不必事先制造模具,不必在制造过程中去除大量材料,也不必通过复杂的锻造工艺就能能到最终的产品。它对于制造一些造型结构复杂、精密度要求较高的零件有很大的优势,不仅节能省材,还有操作简便,制造灵活等优点。根据增材制造过程中填充材料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两类,即预铺粉和同步送粉或送丝两种,结合激光、电子束两种高能束流作为热源,又可分为激光熔化沉积(laser melting deposition)、激光近净成形(laser engineered net shaping,LENS)、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电子束选区熔化(selective electron beam melting,SEBM)和电子束熔丝成形技术(electron beam direct manufacturing,EBDM)等[2]。激光和电子束都属于高能量密度热源,其能量密度在同一数量级,远远高于其他热源。但相比于激光,电子束还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功率高:电子束加工的最大功率可达到激光的数倍;能量利用率高;材料无反射:很多金属材料对激光都有反射作用,使得材料不易熔化,而电子束则不受反射的影响;对焦方便:激光中的透镜焦距为定值,只有通过移动工作台才能实现对焦,而电子束则可以任意对焦;真空无污染:电子束加工设备的真空环境可避免金属被氧化,有利于成形。因而得到了广泛关注并开展了相关方面的研究。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设备及其结构简图如图2、3所示。
图1 增材制造基本原理
图2 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设备 图3 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设备结构简图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