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绿色经济的热度不断高涨,太阳能就是众多清洁能源中最理想的可再生能源。
在太阳能电池中,吸光层的性能对整个器件至关重要。
由钙钛矿材料作为吸光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兼具高效率和低成本制备的优势,成为了最具潜力的新一代太阳能电池,它出现仅10年,就从3%的发电效率提升至25.5%。
钙钛矿以俄罗斯地质学家Perovski的名字命名,首先作为一种矿物被发现,化学组成为CaTiO3。
而广义的钙钛矿是指具有钙钛矿结构类型的ABX3型化合物,其中A为大半径阳离子,B为小半径的阳离子,X为阴离子。
这种ABX3结构可以让半径相差较大的离子稳定的结合在一起,且有多种畸变类型。
1978年,甲胺离子首次引入晶体结构中,形成了三维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1],这是当下最为流行的钙钛矿材料。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结构中,A类阳离子一般有甲胺阳离子(CH3NH3 )、甲脒阳离子(HC(NH2)2 )、铯离子(Cs )等,占据正方体的八个顶点;B金属离子主要有Ge,Sn,Pb,Cu等元素,占据正方体的体心;X表示卤素离子(I-,Br-,Cl-)或者多种卤素的掺杂,占据六面体的面心。
由于有机和无机分子的有序复合,使得晶体结构长程有序,兼具了有机与无机的优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