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慢性病管理与分级诊疗政策分析文献综述

 2023-01-04 21:02:20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为了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缓解医患矛盾,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能在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建立起相互联系的首诊、会诊、转诊的流程和机制,为患者主动提供全程、连续的包括转诊在内的诊疗服务,市场上逐步形成了分级诊疗的就医格局。随着分级诊疗工作在全国各地稳步推行,这一制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甚至影响到分级诊疗与居民慢性病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本毕业论文的撰写目的:对我国现行的分级诊疗与居民慢性病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以社区慢性病优化管理为突破口,探讨实现和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的有效模式,对如何加强分级诊疗和慢性病管理工作进行组织领导,完善激励机制,引导患者分级诊疗。因此,本研究对分级诊疗与居民慢性病管理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具有指导意义。

二、文献综述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人群疾病谱的明显转变以及居民健康需求的逐渐释放,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江萍(2014)发现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己经超过95%,医保补助水平和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増强,健康需求不断释放,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周瑞(2015)指出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分别为2.12亿和1.38亿,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5.5%和10.1%;孔小庆(2014)指出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分别达到25.2%和9.7%,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己占到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6.6%,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慢性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尤其是许多中老年人常患多种慢性病,而这些慢性病之间又形成十分复杂的关系。多种慢性病的复杂性提出要想搞好慢性病的有效控制必须共同做好常见慢性病的防控工作。同时还必须通过构建分级医疗体系,各级医疗机构各尽其能、各负其责。

在对策与建议方面,李克强总理(2014)部署了2014年医改的5项重点工作,其中提到"继续深入推进医改,就是要合理把控公立大医院规模,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诊疗,为患者就近就医创造条件。"袁加俊(2015)等通过12个月连续追踪上海嘉定分级诊疗模式指出影响分级诊疗的因素是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就医无序和基层卫生服务功能弱化,提出落实分级诊疗策略,强化区域协作,发挥各级医疗机构应有的作用,将对各类慢性病优化管理产生积极意义。郭蓉(2016)等通过对我国慢性病管理的调研指出影响因素是社区居民的思想、社区卫生服务站普遍存在人员不足,管理水平低等,建议多关注慢性病患者的健康,加强居民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认识水平,完善上下级医院转诊制度,提升社区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建立分级协作机制,实现医防一体化。

综上所述,有关分级诊疗与居民慢性病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的文献数量众多,且对问题的分析均较为详细,有着非常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本文拟基于多学科的理论视角和现有文献资料,尝试构建一套比较完整的分级诊疗与居民慢性病管理理论分析框架,以更深入、更系统地研究和探讨与分级诊疗、居民慢性病管理所涉及到的不同层面的问题。

三、主要内容

本文的基本研究内容如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